“《江西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有所创新,整体水平高,分类、权重有特色,指标体系完整、科学、规范,对促进江西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3月16日,在省委政法委召开的《江西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课题验收评审会上,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通过课题验收,同意结项。
将相关决策列入课题研究
“我们要尽快拿出省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技术指标体系,全面推进该项工作在全省各个领域展开。”省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了解民情民意,形成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流程。
据悉,为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省委政法委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领域方面做了许多创新,其中将《江西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研究》作为一个规划课题来研究也是一种创新,此次通过课题验收的《江西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是课题成果之一。
“构建全省社会稳定评估体系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在此之前进行课题研究也是一项创新。”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姚才来,是课题组负责人之一,“相关工作从2020年1月份开始,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了3000多份问卷调查,并多次赴外省调研。”
据了解,通过大量的民间问卷来获取相关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来构建省级稳评指标体系,江西在全国相关领域是首创。
创新风评分类方式和指标体系
南昌地铁每个项目施工前均进行了严格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江苏省是分成工程类、政策类、事项类三大项,江西这种分类方式是一种创新。”来自河海大学的施国庆教授,介绍了江苏省相关工作的情况,并表示,该课题分析了江西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将全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为重大工程建设、重大改革改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活动举办、重大资源环境、重大民生事项六大类型,有科学依据,实操性强。
“邻避’如今成了热点词汇,以重大资源环境类为例,首先就要对项目规划选址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有无引发‘邻避效应’情形作为重点来调查分析。”课题组成员熊建圩教授介绍说,此外还应考虑的风险因素有:是否存在擅自改变项目选址地及周边用地规划,引起相关利益方的不满;项目开发利用处理技术的科学性,是否会造成资源环境的次生灾害,甚至永久性破坏;项目实施的宣传与信息公开、透明情况;是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补偿政策等等。
江西财经大学首席教授陈成文表示,该课题科学确定了指标权重,建构了江西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分级标准和专家遴选范围,为江西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