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具证明

2025年11月21日 10:45 编辑:夏宇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市郊一个派出所的警务接待大厅,悬挂着公安部授牌——“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金灿灿的,窗口单位,忙而有序。

“你好,郑警官吗?我要开具一份无违法犯罪证明。”刚开罢晨会的社区民警小郑就接到群众电话,轻快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好的,请问干什么用呢?”他例行公事地询问。

“评选我市的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四个字让小郑顿生敬意。不一会儿,一个年轻人走进了办公室,对方身材高大健硕,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看上去像是一位体育老师。

“郑警官,你好。”当事人礼貌地递上身份证,系辖区某住宅区的居民小陈,就职于其他县区某中学。“请坐,稍等。”小郑微笑着招呼,心里想着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流程。

他熟练地登录系统,插入数字证书,将其身份信息输入警综平台,本以为结果会是一片空白,而后轻松地敲下“截至某年某月某日未发现违法犯罪记录”的结尾。然而,屏幕上弹出的两条信息,像楼上一盆冷水劈头盖脸砸下来:一条是数年前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罪”,处理情况为“取保候审”;另一条是“涉嫌强奸”,强制措施信息不详,也无明确的结案状态。

小郑愣住了,办公室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坐在椅子上急不可耐的当事人显然察觉到了异样,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随即迅速起身,出其不备地将几包香烟悄无声息地塞进了小郑和后排老陈警官的办公桌抽屉里,动作麻利。

“同志,你这是做什么?”经验丰富的老陈立刻站了起来,语气严肃。小郭也立刻将香烟放回当事人面前的桌上。

“警官别误会,就是交个朋友。”当事人尴尬地笑着,一边解释,一边退到办公室外过道打起了电话。片刻后,他将手机递给小郑:“廖干部的电话,他要跟你说两句。”

手机听筒里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对方自称是某机关的干部,并强调小郑的同事M警官是他的“老战友”,言语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质问社区民警为何“刁难”一个优秀教师。小郑握着电话,感受了莫名的压力。这不仅仅是一个证明,它变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仅是片刻,他便冷静地回应:“你好,我们要依法办事,系统显示的信息,我们必须如实反映。”挂断电话,他将那几包烟坚决地推还给当事人:“请你收回,我们有工作纪律。”

当事人的脸色变得难看,他开始为自己辩解,说案子都是被冤枉的,当年单位都为此开过情况说明,但此刻他又无法提供任何佐证材料。他原本清秀的面庞在辩白中显得扭曲。

小郑和老陈交换了眼神,他们立刻下楼,向副所长作了汇报。

副所长听完,神情严肃地说:“这件事处理的原则只有一个——依法、依规、实事求是,警务平台查到了什么,证明上就写什么。我们只陈述客观事实,不下结论。记住,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副所长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小郑心头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公安机关守护的是法律的尊严,这道防线,绝不能因为任何人情或压力而动摇。

回到办公室,小郑顶着那位“老廖”接二连三的催促电话,坚定地回复:“我们这边只能如实出具警务平台查到的情况!”

他客气地请当事人中午回来领取证明。然而,那天中午当事人没有来,下午也没有来,此后再没来过。

  来源:新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