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天的采风活动,“零距离”体验赣鄱阳大地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我们深入上饶市信州区,实地探访了当地群众口中“烦心事的归宿”——信州区综治中心。
这座总面积逾1.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治理枢纽,不仅是一次物理空间的整合,更是一场关于“如何让群众办事更舒心”的深刻变革与实践。它以“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的庄严承诺,为我们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赣鄱大地的温度与效率。
从“多头跑”到“一地结”的效率革命
“以前为办个证明,得跑好几个局,楼上楼下,没有一天办不完。现在好了,到一个地方,喝杯茶的工夫就有人帮你联系妥了。”办事群众李大爷。走进明亮宽敞的综治中心大厅,采风团的第一感受是“有序”与“清晰”。过去分散在信访、民政、人社、司法、公安、法院等十余个部门的服务窗口,如今被科学地整合于一堂,像一个个专业的“治理便利店”。以往令人望而却步的“马拉松式”办事流程,在这里被彻底颠覆。
窗口工作人员感慨道:“我们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看到他们眉头舒展,我们成就感满满。”核心动能在于其坚定的“三个办”原则:一般事项现场办、特殊事项限时办、重大事项联合办。
在指挥中心的大屏上,“上饶公众”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将社区的治理脉络清晰呈现,实现了“一个平台受理、一条龙办理”。群众无需再为一件小事辗转于多个部门,只需“找一个人,进一扇门”,便能真切感受到“最多跑一地”的便捷与尊严。这不仅是空间的聚合,更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效率革命。
品牌赋能,以专业与温情化解千千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的工作就是耐心听、用心调。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情理也讲法理,把疙瘩解在早、解在小。”“袁姐”调解员,采风期间,我们见证了“袁姐”如何凭借其丰富的基层经验和一颗为民解忧的热忱之心,用拉家常的方式,轻轻解开了来访群众眉宇间的“疙瘩”。她们,正是筑牢社会和谐最稳固的那块基石。
如果说资源整合是中心的“硬骨架”,那么一个个精心培育的特色调解品牌,就是其中流淌的“温暖血液”。在“法院+妇联”家事纠纷诉调对接中心,我们目睹了法律的刚性约束与妇联的柔性调解如何相融合。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与专业调解,家事纠纷在情理法的交融中得以温和化解,默默守护着万千家庭的和谐与妇孺的权益。而深入基层的“有法帮你”服务,则依托“三三制”调解工作法,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将纠纷按等级分层调处,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采风的零距离体验,信州区综治中心以其创新的治理模式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画卷。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治理创新,不在于大楼有多宏伟,而在于是否真正将群众的“烦心事”放在了心上,并为之构建了一个高效、温暖、值得信赖的归宿。这堂来自信州的“治理课”,值得细细品味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