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闲话,过去可能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现在成了我们掌握村情民意的‘顺风耳’。”广丰区枧底镇创新利用小卖部、卫生室等村民日常聚集场所,将它们打造成“村口情报站”。村干部和党员化身“情报收集员”,通过定期“闲聊听事”捕捉矛盾风险,牵头联合网格员、义警、乡友等力量,精准施策化解水渠疏通、邻里矛盾、婚姻纠纷等民生问题。
近年来,我市立足把紧矛盾纠纷前端关口,探索建立矛盾纠纷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推进矛盾纠纷预警多点位发现、多路径连通、多元化协同,有效实现了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建立问题多点位发现机制,全方位提高矛盾纠纷感知力。我市聚焦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新科技赋能方式,建立“群众报、入户访、天上查、信息化”四位一体工作体系,通过“一格多员”及时报送、“幸福串门”全面摸排、“E呼即办”快速响应、“一飞多用”空中巡查、“信息小店”时刻捕捉等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矛盾纠纷“感知率”“发现率”。
建立信息集成式共享机制,全方位提高矛盾纠纷研判力。在多点位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我市以综治中心为主平台,推进矛盾纠纷信息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通集成,通过构建“一口子”归集机制、“全景式”调查机制、“一体化”会诊机制,有效提高了矛盾纠纷共同预警和综合研判水平。
建立调处系统化协同机制,全方位提高矛盾纠纷化解力。我市坚持把矛盾纠纷预警着力点放在“事要解决”上,既强化功能集成,又突出多元协同,形成“预警—调处—化解”工作闭环,把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以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为目标,打造“一体系一站式”化解机制;按照“行内纠纷内行解”原则,打造“一行业一专业”化解机制;立足让“群众说得出问题、听得进道理”,挖掘本土文化基因,发挥本土人才优势,因地制宜地推行“更接地气、更有土味”的调解法,打造“一地方一品牌”等化解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