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扎根园区的模范法官

2025年11月05日 09:49 编辑:夏宇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人物简介

王婧,1987年9月出生,现任上饶市广信区人民法院旭日人民法庭庭长,先后获“全省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次荣记个人三等功。

从青涩书记员到“全国模范法官”,十五载春秋,王婧始终扎根在办案一线。作为上饶市广信区人民法院旭日人民法庭(下称旭日法庭)庭长,她把法庭“搬”到企业“家门口”,在工厂内厘清是非,于灯影下书写裁判文书。

“我们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这句写在工作笔记本上的话,早已成为她的行动指南。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法官的担当,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鲜明底色”,也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坚实的司法力量。

创新机制护营商

2019年,某数据技术公司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围墙施工合同。施工中,某建筑公司法定代表人游某应要求额外完成了二期排水管道工程。2022年11月,某数据技术公司发现围墙施工未达图纸标准,存在安全隐患,遂要求某建筑公司修复,但遭到拒绝。此后,某数据技术公司也未支付游某二期工程款。双方矛盾升级,分别就围墙质量、工程款支付等问题提起三起诉讼。

王婧了解案情后,认为判决易而事了难,拆除围墙更会扩大损失,遂决定将三案合并调解,力求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她带领法庭干警进行现场勘查,耐心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权衡利弊。今年8月,双方达成和解,以某数据公司欠付的工程款抵扣围墙修复损失,双方各自撤诉。这三起关联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园区企业多,涉企纠纷自然集中,每年有近1000件案件。”面对庞大的案件量,在法庭仅有11名干警的情况下,王婧以创新机制破局。她创新推出涉企服务“135”工作法、“三步走”解纷模式,大幅提升审理效率。在其带领下,旭日法庭2023年以来共审结涉企纠纷2127件,相关工作入选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事例,法庭亦获评“全省优秀法庭”等荣誉。

司法服务“多走一步”

走进旭日法庭,大厅右侧的便民服务柜格外醒目。王婧从中取出一本《营商环境月报》介绍:“这是我们每月整理的典型案例汇编,针对企业常见法律问题释法说理。”这份月报已成为法庭普法的“名片”,每次走访企业时都会赠送给企业,帮助其提前识别和防范生产经营中的高发法律风险。

在王婧看来,单纯“就案办案”难以根除企业潜在的法律隐患。她常引导干警在办案中“多走一步”,注重发现共性问题,推动司法服务从被动“救火”向主动“防火”转变。

近期,在审理一系列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王婧发现,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或中介机构存在预先垫付首付款的情况。王婧指出,此类操作往往未严格审核购房者真实还贷能力,极易引发后续断供、违约等问题,不仅加剧金融风险,还可能让购房者陷入“房财两空”甚至涉嫌骗取贷款的困境。

针对这一情况,王婧迅速与广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沟通,并发出司法建议,建议规范商品房销售秩序。10月27日,广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立即联合多部门启动房地产市场的联合“会诊”,从监管层面及时堵漏。

既要“治已病”,更要“治未病”。王婧带领团队推动建立“联企法官+企业服务小组”机制,设立“重点企业法官工作站”,组织干警深入车间一线,为500余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法庭还每季度向广信经开区管委会报送《涉企纠纷分析报告》,成为反映区域经济法治状况的“晴雨表”。

被问及办案心得时,王婧的回答朴实而有力:“没有技巧,没有捷径。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经验,那就是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把案件办进群众心里。”

  来源:新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