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省委政法委(省平安办)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平安江西建设成果。江西连续19年获评全国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优秀省;全省公众安全感由2021年的98.5%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9.2%,创历史新高。数字背后,是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安心,是赣鄱大地日益浓厚的幸福底色。
人们不禁要问:这份沉甸甸的平安感从何而来?答案,就书写在江西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的治理变革中。
平安,是民生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发展最宝贵的环境。江西平安建设的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始终清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份初心,驱动着江西政法系统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问题入手,将工作重心不断下沉,让平安建设成果惠及每一个赣鄱儿女。
雷霆手段,彰显的是为民温度。“十四五”以来,江西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9个、恶势力犯罪组织241个,扫黑除恶绩效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诈犯罪,实现立案数、损失数连续三年双下降。这份捍卫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如同深深扎根于赣鄱大地的基石,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治理之变,见证理念之进。江西平安建设正经历着从“事后打击”向“事前预防”的深刻转型。平安建设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打击犯罪,而是前移至矛盾纠纷化解、校园安全守护、道路交通治理等方方面面。2023年以来,135.8万起矛盾纠纷被排查,133.6万起被实质化解,命案发案连续两年下降。这背后,是“百万警进千万家”的主动靠前,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江西的生动实践。
法治,是平安建设的基石。江西坚持循法而行、依法而治,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江西省平安建设条例》相继颁布,为平安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对严重暴力犯罪“零容忍”,对轻微犯罪把好“入罪标准关”,超80%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服判息诉率达89%,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平安江西,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己之力可成。这份合力,体现在组织化、制度化的参与中:省市县三级1.2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58.6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2万余个民事民议群众自治组织、6500余个平安类社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重要力量。这份合力,更体现在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奉献中:267万余名平安志愿者、7.6万余名专职网格员,以及21名荣登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的英雄……他们是邻里眼中的“热心肠”,是街道社区的“巡逻员”,是群众身边的“调解员”,共同织就了群防群治的安全网。
“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平安的江西,离不开每一位政法干警的日夜坚守,离不开每一位平安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离不开每一位赣鄱儿女的共同守护。
平安,这张江西的亮丽名片,已在细微处打磨得更加熠熠生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西正以“于细微处见真章”的定力与韧劲,持续夯实平安基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保驾护航。这样的江西,不仅平安,更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