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部一米余宽的通道楼梯,亲兄弟十余年来争执不下最终走向诉讼。经多次调解,近日,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朝阳人民法庭成功促成这起纠纷圆满解决。
原告与被告系同胞兄弟,两户房屋相邻而建。早在1998年,双方就宅基地使用问题签订了协议,明确划分了宅基地界限。协议约定,在房屋后方预留一条一米宽的通道用于共同通行,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不得有滴水情况。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房屋重建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弟弟房屋重建后,滴水檐延伸至通道上方;哥哥则在通道上搭建了一部钢结构楼梯。双方就此事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矛盾不断升级,原本亲密的兄弟关系逐渐破裂,亲情在常年争执中不断消磨,最终走向诉讼。
受理案件后,朝阳人民法庭庭长章凯意识到,此案不仅是一起涉及宅基地界限与通道使用权的法律纠纷,更关乎兄弟间亲情的修复以及邻里关系的和谐。案件的处理,不仅要明确一砖一瓦的权属界限,更要着力修补破碎的家庭亲情。
为全面掌握案情,章凯先后多次前往镇政府、村委会了解情况,走访周边村民,并持续进行实地勘查,厘清纠纷根源。
在前期三次调解均告失败的情况下,章凯坚持一边推进审判程序,一边缓和双方对立情绪。事情的转机出现在镇党委、政府的牵头和支持下,哥哥终于松口,表示可以拆除楼梯,但要求对方也拆除滴水檐。见此情况,章凯以原协议为基础,以亲情修复为重点,采取“面对面沟通”与“背对背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章凯准确把握当事人希望“有个了结”的心理,提出延长拆除期限的调解方案。
最终兄弟二人各退一步,哥哥承诺拆除通道楼梯,弟弟同意给予合理宽限期,双方当场签署调解协议。这起持续十余年的兄弟纠纷得以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