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那条街

2025年09月11日 07:38 编辑:夏宇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若是睡得舒坦,起得利落,神清气爽的我定会去小区附近的“小王府井”转上一圈。

“小王府井”其实是隔壁小区名门世家里的一条街,百米来长,二十多米宽,两侧铺子挨挨挤挤,五脏俱全。肉铺、鱼摊、菜店、药房、水果店、零食铺、五金行、理发店、中医馆、茶饮档口一字排开:吃食更是诱人,面饺、拌饭、牛骨粉、猪脚饭、水煮、烧烤、螺蛳粉、包子、油条、豆浆、肉饼汤……热热闹闹填满了街道。

我喜欢绳金塔的猪血粉配鄱阳湖的油条,也喜欢坐在店铺外头——街面正中的位置最是敞亮,视野舒展,吃得也自在。街口新开的牛骨粉店,还没试过味道,倒有几分惦记。

“小王府井”的中心是个圆形花圃,说是花圃,其实没什么花,只有几丛低矮的绿植。一块一米来高的石头上刻着“小王府井”四个字,不怎么起眼,倒也透着点随性。周围一圈石凳,能坐能躺,空地上总聚着三五成群的人,天南海北地聊,家长里短地侃;孩子们就在旁边追跑嬉闹,笑声脆生生的。偶尔还能听见“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老手艺人间或来凑个热闹,有回竟来了个打爆米花的,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看来这“小王府井”的名气,早就传开了。

要说缺憾,就是缺棵老樟树——若是有那么一棵能遮半边天的老树,老老少少便能在树荫下纳凉歇脚,更添几分惬意。整条街虽小,却在人来人往间蒸腾着烟火气,和街道外那个行色匆匆、带着点疏离的高楼世界截然不同。

我还爱逛“小王府井”季节分明的早集。

每日早上七八点光景,挑着担子、提着竹篮的卖菜人准时涌来。藜蒿、鱼腥草、马齿苋、瓜子金、香椿、荠菜、蒲公英、野芹菜、野藕、竹笋、地皮菇……春天就这么铺在地上,水灵灵、鲜亮亮的,任人挑拣掐拨。入了夏,地面上的光景又换了样:藕带、栀子花、土豆、花生、空心菜、藠头、冬瓜、玉米、辣椒、西红柿……应季的鲜灵劲儿一点不含糊。除了这些地鲜,龙虾、黄鳝、螺蛳这水鲜“三件套”也赶着上岸。

黄鳝我是要吃的,用郫县豆瓣酱烧得入味,再开一瓶南昌老8度,简直是绝配!龙虾和螺蛳就随大流尝两个,总觉得剥壳挑肉太费劲,不大合心意。但逛“小王府井”,华姐鱼铺是必去的。小时候在乡下,物资不算丰裕,嘴馋肉的时候,多亏母亲巧手张罗,吃鱼倒是家常便饭。大概是那时吃刁了嘴,只认野生的鱼。若是当天鱼铺没有野生大翘白,那就买点小棍子鱼——总归是河里的鲜物,从不问价,称了就走。

鱼铺的夫妻俩是机灵人,手脚麻利,嘴也甜,算账时从不斤斤计较,买鱼还会顺手搭把葱。“小王府井”街中心之外,就数他们家最热闹,哪怕不买鱼,也总有人围着,你一言我一语闲聊,夫妻俩个个应和,买卖就在这热络劲儿里做成了。

我总觉得,这对夫妻开鱼铺真是屈才了,这么会聊天,干大买卖也准能成。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