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9时许,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玉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玉山县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12个开放式工位的工作人员正为来访群众办理业务。
近年来,玉山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机制、科技赋能,构建起全域覆盖、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整合资源升级功能
今年6月,玉山县居民毛某的孩子在学校不慎磕断门牙,引发赔偿纠纷,毛某来到玉山县综治中心求助。该中心接诉后迅速启动联动调解机制,组织学校、涉事学生家长、保险公司等多方协商。经调解,最终促成5名学生家长共同承担2.5万元赔偿,并协助办理1万元保险理赔和8000元爱心基金申请,圆满化解了这起纠纷。
在玉山县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区、纠纷调解室、服务窗口有序分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玉山县法学会服务站、“E呼即办”指挥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8个专业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功能升级,形成强大的服务合力。20个行业主管部门和12个调解组织以“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灵活进驻,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这里就像医院的‘全科会诊’,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法律难题,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就能找到合适的‘专科医生’对症下药。”玉山县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统一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该中心自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2333起,办结率达99.2%。
群众诉求“E呼即办”
3月27日20时许,暴雨刚停,玉山镇下镇镇居民陈先生发现亲戚家院外一棵大树被风吹倒,将整面院墙压塌。他通过“易拍即办”平台上传现场照片。该平台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镇政府组织干部及应急小组携带专业设备赶赴现场,于23时许完成险情排除和现场清理工作,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陈先生用的“易拍即办”平台是下镇镇深入贯彻上饶市“E呼即办”工作理念,结合乡村治理实际创新推出的微信小程序,是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平台。
当前,玉山县不仅高标准完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阵地建设,更充分发挥“一站式”平台资源整合优势,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在玉山县综治中心的智慧指挥大厅内,玉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如同“城市大脑”,将全县16个乡镇(街道)的社情民意汇聚成基层治理的“数字镜像”。这个集人员管理、事件处置、事务办理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实现群众诉求“一键上传、一端受理、一图掌控”,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治理愿景照进现实。
玉山县综治中心在升级“一站式”服务平台过程中,积极探索“互联网+多元化解”模式,全覆盖打造县、乡、村三级同步视频解纷平台,开通视频点位230个,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专业力量集聚优势,实现矛盾纠纷“线上调、云端解”。
调解力量下沉基层
7月16日,玉山县综治中心第一矛盾纠纷调解帮扶组组长周正飞带领调解专班赴岩瑞镇,调处一起因农村房产过户引发的权属纠纷。该纠纷通过“E呼即办”平台受理后,玉山县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联调联动机制,统筹协调“老魏”调解室资深调解员、玉山县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官、玉山县人民法院鸡头山人民法庭法官等专业力量组成调解团队,经多方协商,最终达成令当事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基层调解专业人才不足是现实短板,必须推动优质调解资源向基层倾斜。”玉山县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县今年创新推行“调解力量下沉”工作机制,出台“玉山县综治中心调解力量下基层实施方案”,整合组建6个矛盾纠纷调解帮扶组和4个行业专业服务组,构建起“专业调解+行业调解”的双轨联动体系,实现调解资源下沉、服务前移。
目前,玉山县综治中心打造了“培训赋能—精准研判—靶向化解—案例复盘”的全链条工作机制。一方面,帮扶组每年开展2次以上“调解大讲堂”专业培训,每两周下沉乡镇开展矛盾动态研判,对疑难纠纷实施“一对一”精准调解;另一方面,建立信访问题分类处置机制,每月组织典型案例复盘分析,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今年以来,玉山综治中心已组织开展调解培训10场,开展基层调解工作38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