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护“薪”解民忧 共商共建画蓝图

2025年08月08日 10:30 编辑:夏宇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近日,鄱阳县人民法院团林法庭庭长张建辉一行前往杭州鄱阳商会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并与杭州鄱阳商会进行了交流座谈,共同探讨如何建立联动机制保障鄱阳籍在杭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案件概况

2024年9月,王某受雇于老乡陈某在杭州承包的某工地从事外墙粉刷工作,工程完工后,经双方结算,陈某向王某出具欠条,确认欠王某劳务费的金额和支付时间,到期后,陈某以工程款没有领取为由拒不支付,双方产生纠纷,王某提起诉讼后,因迫于生计继续在杭州务工,并表示工地赶工期没有时间返回鄱阳开庭,承办法官了解到情况后,在征得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杭州鄱阳商会。

握手言和

调解当日上午九点,张庭长便带着书记员早早来到杭州鄱阳商会,庭前展开“面对面调解”,并邀请杭州鄱阳商会王运佐会长协助调解,他们共同以“法理为基,乡音为桥”的方式,让矛盾化解既有“法律力度”又有“乡情温度”。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意见。

交流座谈

调解结束后,张庭长一行与杭州鄱阳商会就深化庭企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双方认为鄱阳是劳动力输出大县,辖区范围内的涉诉纠纷,很多当事人在杭务工或创业,杭州鄱阳商会在承担凝聚鄱商力量、资源优化配置、政企沟通纽带,维护会员权益、促进商业繁荣的基础上,能够拓展商会的视野,关注到涉企职工的权益,在协助法庭送达、调解上多做文章,与人民法庭携手共建,让司法服务更接地气,把“纸上法律”转化为“企业生产力”,进一步彰显商会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让“移动办公+司法服务”成为商会会员企业发展的“标配”,真正把“娘家”的温暖送到乡友心坎上,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为维护保障鄱阳籍在杭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持续发力。

下一步,团林法庭将紧密加强与地方商会组织的联系,从“支部共建”“商会调解工作室”等方面入手,推动法律服务向“精准化、常态化、数字化”升级,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庭力量。

  来源:鄱阳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