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4月 江西检察机关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64件

2025年05月27日 08:20 编辑:夏宇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4月29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守护文化瑰宝”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启动会。记者获悉,今年1至4月,江西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64件,持续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法治动能,助推赣鄱大地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华。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红色,是江西鲜明的底色。这里,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红色资源。我省检察机关聚焦革命旧址旧居、革命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保护,奋力书写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检察答卷。

兴国县新田镇百石村是红军长征第一仗所在地。2022年,该村被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地方段建设点位。村域内有众多集中连片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群,保留有20多处革命旧址旧居,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兴国县人民检察院依法督促相关单位加大保护力度,投入专项资金110万余元,增设标识牌、指示牌,对保护区内2栋现代建筑进行改造,修复地面石板路,修缮、修复文物和旧址5处,还原红色标语,对7株古树挂牌保护,更新旅游步道和排水沟800米。

呈报调研报告后,兴国县政府制定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实施方案,相关单位修订修编白石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常态长效推动红色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守住革命丰碑印记

修水县是秋收起义主要策源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组建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队,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今年以来,修水县人民检察院聚焦革命旧址、革命纪念设施保护,督促相关单位对秋收起义纪念馆1000余件馆藏文物及文献资料规范陈列展览,完善智慧消防系统建设并制定文物保护单位消防管理细则,启动湘鄂赣省第一红军医院旧址等全面修缮工作等。

通过“检察建议+调研报告”方式建言献策,推动争取1600余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红色资源保护。目前已修缮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3处,纳入年度修缮工作计划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处,对12处革命历史建筑进行普查认定、挂牌保护。

督促保护革命旧居

1930年7月24日,毛泽东、朱德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进驻樟树市,并在一栋民宅(原雷家巷19号)落脚。在两天一夜的时间里,毛泽东与朱德等同志研判局势,作出西渡赣江的正确决策,保存了革命的火种。这个落脚地点便是樟树新街毛泽东同志旧居,该旧居获评第六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樟树市人民检察院邀请文物专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参与办案,依法督促相关单位组织申报立项,争取70万余元对樟树新街毛泽东同志旧居开展修缮,逐一整改,有效保护革命旧址风貌,方便群众来访观瞻。

此外,针对诸如人文故居、传统村落、革命遗址等,全省检察机关立足本地域特色文物和文化资源,今年1至4月,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64件,并不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完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治体系。

  来源:新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