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居通书院

2025年05月23日 08:15 编辑:夏宇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清晨,随着一声鸡鸣,通书院村在晨曦中醒来,远处的黄龙山被薄薄的云雾笼罩着。我换了身运动服,开启了今天的晨跑。

穿过田间的游步道,迎面扑来是阵阵油菜花香,路旁的水杉树悄悄地发出新芽。田间偶见朴实的庄稼汉,他们早早地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里辛勤劳作,质朴而真挚的笑容在他们的脸上荡漾。

跑过稻田,顺着乡间步道就到了山里唐家,这里打造了一个名叫“宿写南山·五柳古村”的乡村民宿。在进村的石板桥上,几只田园犬追逐打闹着。石桥下的河边,几位村妇蹲坐青石上,手执木棒,轻轻拍打着衣物,溅起朵朵晶莹的水花,绽放绚丽光芒。

村口小院里的梨树下,圈着一窝鸡,它们悠闲地啄着虫……阿婆佝偻着身躯,推着石磨沙沙地响。“来了!”阿婆热情地与我打招呼。“早啊,阿婆!这么早就磨豆腐了。”

红日爬出山顶,金色的阳光斑驳陆离地洒在进村的柏油路上,也印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上。吃过早饭的孩子们结着伴,手拉着手,笑声、歌声、嬉闹声响彻村庄,也吵醒了青石上的卡通水彩画:孙悟空、哪吒,还有海绵宝宝……叮当的校车驶过村边的柏油路,把这一切收纳到小小的车厢里,让村子一下子静寂起来。

小院屋后的厨房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告诉早作的庄稼汉们该回家吃饭了。小村烟火满载生活的味道,恰似一幅细腻温婉的水墨长卷,轻轻铺展,意蕴绵长。

在回村部的路上,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了,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暖暖的,带着花香。初升旭日下的池塘和千亩连片的油菜花海形成了悠然的田园风光,映照着不远处的东林大佛。

从村庄穿行而过的河流,流水哗啦啦地响,迎着朝霞。河港的桥边是一个叫“庐山印象”的会客厅,这里有一家叫在田边的音乐吧,一家叫与山的咖啡店,一家叫庐野的面包烘焙店,一家叫代夏的汉服店。会客厅正好在这千亩油菜花海的中间,将油菜花海一分为二。在油菜花的南面是东林大佛和荷塘,在油菜花海的北面,杭瑞高速的通书院大桥,跨过了整个花海,在花海的中间还有一个竹亭子。在朝霞的映照下,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这不仅是一幅动人心魄的风景画,更是一首流淌着岁月静好、人间烟火的田园诗篇。

于是,就有了这首《春居通书院》:

晨曦朝晖伴月牙,潺流河港浣溪沙。

鸡鸣犬卧梨树下,小院老翁磨豆花。

阡陌步道童声扬,映入眼帘起诗画。

微风作伴稻田下,轻抚秧苗吻泥巴。

南山隐逸五柳家,远近不同有变化。

路旁水杉发新芽,漫山云雾好种茶。

旭日池塘春光下,千亩稻田油菜花。

炊烟袅袅唤归家,小村烟火尽繁华。

田埂石径微微斜,春风送暖到农家。

汉服田边音乐吧,与山把盏有清茶。

湖前荷塘山水画,天边浮云共代夏。

悠然村居东篱下,偷得浮生半日暇。

南山隐逸五柳家,客居村上度芳华。

日暮斜阳余晖下,映照青石水彩画。

田边对影听鸣蛙,脚下流水哗啦啦。

黄昏亭桥木吉他,悠悠河港映晚霞。

  来源:新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