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丰区湖丰镇党委严格按照“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的总要求,将“三化”建设作为提升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紧盯农村党建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把脉问诊找对策,对症下药开良方,在全镇形成了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不断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夯基固本,筑牢基层党建堡垒。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更是做好农村党建“三化”工作的发力点、关键点。一是优化组织设置。镇党委严格对照基层党建标准化的要求,充分适应了基层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党支部组织设置,全镇共设有1个党委、11个党支部,在村(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充分健全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完善了群团组织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全面按照“1+2+6”的要求,采取撤销一批、整合一批、变更一批等举措规范精简挂牌,规范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村民理事会、扶贫工作室等软硬件设施,高标准打造了桥头村“三化”建设示范点,对湖丰社区、徐家村等5个村级活动阵地进行提档升级,切实解决村级活动阵地布置不规范、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三是规范组织生活。深入贯彻“主题党日必修课”制度,推动各党支部有计划地形成全年的《主题党日必修课课程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建立村(社区)党组织组织生活记录调阅审签制度。由镇党委书记、分管副书记、驻村领导每月对所辖村(社区)党组织组织生活会议记录进行调阅审签,着力破解基层组织生活难开展、难经常、难落实等问题。
守正创新,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坚持以党建“三化”建设为契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着力提升农村党的建设质量。一是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整顿在先,积极做好村(社区)“两委”干部换届调查摸底工作,全力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预备仗”。截至目前,全镇召开换届考察会议7次,参与民主测评400余人次,对村(居)“两委”干部谈心谈话35人次,摸清换届合适人选11人,及时化解换届不稳定因素2个,稳妥推进80%村支书、主任实现“一肩挑”。二是因地制宜创新服务载体。进一步完善村干部集中办公、轮流坐班值班、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和绩效考核等制度,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为集党员教育培训、便民服务、脱贫攻坚、文化宣传等于一体的综合工作平台,并在村级场所进行统一公示民事代办的45项事项,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多措并举抓实党员教育。大力实施“六谈六访”初心关怀帮扶项目,对党员干部存在思想波动、遇到矛盾分歧等6个情形时及时谈心谈话,对党员出现生活困难、大病重病等6种情况时立刻走访慰问,不断向农村基层党员传递党的温暖。活动开展以来,集中走访了老党员、困难党员2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5万余元,进一步激发农村党员干事创业“内动力”。
融合发展,释放党建引领成效。“三化”建设的落脚点是要把组织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整治等各项中心工作的落实。一是做活优势产业。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注重在物业租赁型、资源开发型、合作共赢型等方面提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截至2020年11月底,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已达284万元,平均每村47.3万元。其中桥头村通过盘活村域闲置资产和低效使用厂房,以租赁的形式参与经营,年终仅租金收入就有30多万元。二是做实重点项目。充分探索实践“党建+项目”新模式,发挥党员在重点项目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追赶比超、大干实事的氛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征地速度”“拆迁速度”。比如区黑滑石基地建设项目需在湖丰镇尖山村征地150亩,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仅用了20余天就完成了。三是做优民生工程。以“党建+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环境整治当先锋”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热潮。本月以来,全镇各级党组织利用开展主题党日契机开展环卫活动6次,发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800余份,开展环卫督查60余次,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有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