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扎实推进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2020年11月12日 15:37 编辑:张源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余干是环鄱阳湖地区核心县份,是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该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要求,主动扛起政治责任,按照“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的总体目标,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全力推进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坚决做好鄱阳湖的“守护者”。

  高位推进、协同作战,确保“禁得住”    

  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    

  余干县高位推进禁捕退捕工作,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协助、指导和推动各乡镇场的禁捕退捕工作;完善会商机制,围绕非专业渔民身份认定、渔具网具回收、渔民过度安置、捕捞证收缴补偿、渔民参保和转产转业等重点事项,召开会商会议30余次,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全县一个标准、一个口径。

  同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召开各层面座谈会,精准掌握渔民的所思所想;召开全县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动员大会暨培训会、全县禁捕退捕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提升禁捕退捕工作认识;在重点镇、村、组召开渔民代表大会,向全县所有涉渔乡镇、渔业村印发《关于在鄱阳湖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渔的通告》,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禁捕退捕工作和政策,做到全面禁捕退捕政策家喻户晓,形成人人支持禁捕退捕的良好氛围。

  为保护鄱阳湖生态,该县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开展多部门协同作战,全力保持打击非法捕捞高压态势。加强综合执法力度,组建了打击非法捕捞巡查队,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强化巡查执法;加强市场销售监管,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为重点,加大市场排查和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采购、加工非法捕捞渔获物;加强网格化管理,推动实现与公安等部门相关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和野外设施设备共建共享,实现对重点湖域全覆盖监控,有效破解了夜间巡查和取证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全面提升了对鄱阳湖和信江水域的执法监管。 

  截至目前,该县办理禁捕退捕相关刑事和行政案件30起,移送公安12人,清剿非法网具300余部;检查渔具、电瓶等经销商35家,农贸市场14家,食品生产企业4家,商超、餐饮单位261家,责令改正经营以“鄱阳湖野生鱼”、“野生江鲜”等为噱头营销行为15起。

  精准识别、从严落实,确保“退得出”

  渔船上岸,渔民转产。如何确保鄱阳湖重点水域“长治久禁”,任务艰巨。

  在推进禁捕退捕工作中,该县高度重视渔民、渔具退出工作,严格落实禁捕水域“四无四清”(即:无捕捞渔船、无捕捞渔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清船、清网、清江、清湖)要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开展调查摸底,对涉及到的退捕渔民开展入户调查,做到渔民户口清、人清、证清、船清、网具清;广泛听取乡镇、村组和渔民的意见建议,积极采纳合理的意见建议,确保上级政策要求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同时,对标对表上级要求,按照《余干县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精准识别渔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意见》要求,从严确定退捕政策对象,严格按照公正、公平、真实原则,对渔民身份的识别进行公开评议,确保渔民身份识别工作在阳光下进行。该县还出台《余干县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船网工具回收处置实施办法》,明确渔具网具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按照让利于民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负责对退捕船网进行评估和称重,最大程度减少渔民损失。

  截至目前,该县共核定建档立卡退捕渔民2169户、8578人,回收退捕渔船6649艘,回收网具1868332公斤,处理鸬鹚448只,全县船网回收资金5967.4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综合施策、全力帮扶,确保“能小康”

  捕鱼近30年的袁发亮从小生在湖边,长在湖边,在退捕转业之后在忠义文化园景区开了一家饭馆,年纯收入有八九万元;忠义文化园景区讲解员袁芳的父母都是渔民,禁捕前靠着100多只鸬鹚捕鱼,禁捕后景区给她父亲提供了鸬鹚表演的工作……

  为了让退捕渔民上岸有出路、生活有保障,该县成立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施策、全力帮扶,为他们织密生计“保障网”,很多退捕渔民成功实现了转移就业,在各自领域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目前,全县退捕渔民转产就业人数达5440人,就业率约90%。

  该县出台了《余干县禁捕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将全部退捕渔民纳入就业技能免费培训对象,积极为有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开展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特色美食厨师、电子商务、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员、茶艺师等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升退捕渔民劳动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做到愿培尽培、应培尽培。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10余轮,培训渔民236人次。

  该县还相继出台职业培训补贴、创业贷款贴息、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渔民克服“上岸”后的“本领恐慌”,让他们回归“市井生活”,并结合退捕群众的身体状况、技能情况、工作经验等基础条件,逐户逐人制定就业指导方案。目前,已举办“2020年禁捕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吸引20家企业参加,共提供跟单员、打包员、操作工等2000余个就业岗位。

  来源:上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