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0日 10:05 编辑:张源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阵阵歌声中,信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水南画眉站举行了“党旗在我心中”七一建党主题活动;“请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握着宣传喇叭,举着横幅,鄱阳县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宣传防溺水知识……
文明贵在养成,文明重在实践。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举措。
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先行先试,积极有为,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按照“举措加起来、功能融起来、步调统起来”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690个,其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7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2399个。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我市以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充分利用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各类培训教育平台,加强基层党员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广泛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宣传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宣讲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秀美乡村、文明创建等为民利民惠民政策,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遍千家万户,传递党的“好声音”。
为及时向群众宣传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我市鼓励各县(市、区)建立“乡镇(街道)联村(社区)、村(社区)联组(小区)、组(小区)联全体村(居)民”的三级微信群,利用微信群、村级大喇叭、宣传栏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汇聚志愿力量同心抗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抗击疫情。
按照科学、有序、专业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全市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利用2000余个室外大屏幕(LED电子屏),不间断播放疫情防控视频、标语,并在主要路口、居民小区等显著位置,悬挂条幅20000余条、张贴宣传单120余万张,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同时,全市文艺志愿者积极创作抗击疫情相关主题作品600件(组),并通过微视频等方式广泛传播,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防疫知识、提振防控信心的重要作用。
全市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自身特色,科学宣传防疫知识,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其中,信州区文化馆站组织文艺志愿者创作了一批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在学习强国、江西新闻等媒体平台刊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玉山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积极发动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368支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发动党员志愿者37000人、社会志愿者3000多人次。
据统计,全市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疫情防控科普、值守排查登记、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秩序引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00余次,共有100余万人次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明实践凝聚文化自信
我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积极整合资源、组织志愿者、凝聚工作合力,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凝聚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更好地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职责,我市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锋示范”行动、“五好家庭”评选活动、 “最美家庭”和“五好新女性”评选活动等,引导群众养成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信用户”创评,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大力涵育文明乡风、弘扬时代新风。
同时,我市瞄准农村基层不同群体的个性需求,开展精细化、分众化、互动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红色文艺轻骑兵”和“千名文艺家下基层”、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起来、活起来。其中,横峰县开展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送电影下乡活动29场,观看总人数近万人,展播廉政微视频优秀作品等教育群众6000余人次。
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组建以行政资源、社会组织、农村党员群众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调动行政志愿服务力量,进乡村、进社区、进基层,重点打造群众急需、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
我市全面把握基层群众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在“三问”基础上,统筹推进“建”“管”“用”,针对不同地域差距,开展好文明实践活动,重点做好“讲、评、帮、乐”,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用起来、活起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成为留守儿童的成长驿站、居家妇女的生活驿站、农村老人的幸福驿站。
同时,为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切实打通服务凝聚、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党员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市正着力推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整合,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建成有统一标识、有工作制度、有服务事项内容和程序、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等“16个有”的综合活动场所,强化健康义诊、政策咨询、社科普及等各种便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上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是用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送到了人民群众身边,形成了助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