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生生物保护区、鄱阳湖区全面禁捕

2020年12月10日 10:42 编辑:张源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12月8日,记者从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1月1日起,我市水生生物保护区、鄱阳湖区全面禁捕;3月20日前,完成核发补偿资金、注销捕捞证件、船网工具回收等工作;8月底前,基本完成退捕渔民社保工作;10月底前,完成禁捕退捕工作。全市禁捕退捕工作共涉及7个县区(鄱阳、余干、万年、弋阳、铅山、广丰、玉山),有退捕任务的县有5个(鄱阳、余干、万年、弋阳、铅山),9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和1个鄱阳湖区。

  自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总体目标,科学谋划、周密部署、超强调度、压茬推进,确保不折不扣完成禁捕退捕各项任务,为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遵循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精准摸底、精准识别、精准公开、精准评估等“四精准”工作措施,对渔民和渔船渔具据实登记造册,做到每船必查、每证必核、每户必验,实行县、乡、村、组“四公示、四公开”制度,确保渔民登记准确无误和渔船渔网应收尽收。我市完成封存拆除退捕渔船8377艘,回收网具272.54万公斤,注销捕捞证4263本,注销率100%。以县域为单位,制定了退捕渔民养老保障实施意见,创造性地开展“政府代缴”和“缴补同进”方式,及时将退捕渔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做到应保尽保。统筹使用中央、省财政下拨资金和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截止11月,全市共拨付各种补贴资金53767万元,确保禁捕退捕渔民补贴资金应付尽付。

  同时,我市做好做实“转捕为养”、“转捕为护”转产转业两篇文章,以退捕渔民的就业需求为导向,积极落实“1131”帮扶机制(1轮政策宣讲,1场就业指导,3次职业介绍,确保每位渔民都有机会接受1门实用技能培训),促进退捕渔民充分就业。按照打击非法捕捞“巩固提高,长效常治”的工作要求,各地均建立了由公安、农业农村、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着力加大鄱阳湖区及禁渔区、保护区等重点水域巡查执法力度,全面清理整治违规渔具,重点打击毒鱼、电鱼、炸鱼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了禁捕水域“无渔船、无网具”;扎实推进鄱阳湖区堑秋湖禁捕工作,对发包合同进行全面废止,并禁止继续发包,拆除所有围堰等相关设施,严防任何人、船、网下湖捕捞。截至目前,我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退捕渔民建档立卡、船网回收、社保政策落实等工作已顺利结束。

  来源:上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