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理残疾证需要到不同部门来回跑,现在好了,准备好材料交给村委会,村干部不仅代办,还开着车子带着我到县里去做鉴定。”12月3日,拿着新办好的残疾证,鄱阳县金盘岭镇汪桥村村民黄齐眉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上饶市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三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一个生动例证。
今年以来,上饶市把“三化”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一号工程”来抓,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抓实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上饶市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对全市11445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摸排,梳理解决设置不规范、隶属不明晰等问题,该建的建、该撤的撤、该升格的升格。“三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该市新设立基层党组织1066个,升格161个,撤销289个。同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对已排查出的14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落实整顿要求,目前已整顿完成116个。着力加强红色名村建设,将全市31个红色名村同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点)建设相结合,分层分类精心打造了一批“三化”建设“排头兵”和一批红色教育基地。
抓实队伍提升,激发内生动力。上饶市大力推进村级干部队伍优化提升,特别是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上下功夫,落实村党支部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全面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档案,将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比例提高到78.8%。同时,该市注重队伍建设规范化,全面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已选配1195名大学生回村。围绕“四类人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二线和退休人员)开展全面摸排,逐村建库,储备村级后备人才2000余名。
抓实功能发挥,凸显工作实效。上饶市重点围绕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破解“闲散脏乱”的问题,让党的基层阵地人气旺起来。该市全面优化村(社区)功能场所布局,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员活动室等党的基层阵地有效整合。着力提升村(社区)为民服务能力,大力推行村干部一楼集中办公、坐班值班、民事代办三项制度,公开代办事项4个大类47项,越来越多的村干部成为群众贴心的“店小二”。截至11月底,全市2831个村(社区)完成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