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融合 提升湖区百姓幸福感

2020年07月24日 10:41 编辑:张源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五治融合 提升湖区百姓幸福感

上饶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不断探索湖区治理新模式

  6月30日,记者从上饶市委政法委获悉,2019年来,该市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断探索湖区治理新模式,通过坚持五治融合,促进五力汇聚,有力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一方平安的良好局面,有效提升了湖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统计,去年一年该市共侦破涉水类案件31起,抓获网上逃犯14名,刑事拘留40人,报捕移送起诉35人,有效打击了非法采砂等违法犯罪行为,遏制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以政治统领工作 凝聚湖区治理合力

  近年来,上饶市始终注重政治引领在鄱阳湖区治理中的决定性、根本性作用,切实把政治引领贯穿于湖区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

  2019年,国家三部委、省政府办公厅相继出台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方案。上饶市积极响应,加强对全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去年10月份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上饶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禁捕退捕工作,制定出台了《上饶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细化方案》。

  沿湖的鄱阳、余干、万年三县积极落实,均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主管领导和部门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层层抓落实。

  各地组织相关部门做好渔民、渔船登记,摸清底数,锁定对象,建立禁捕退捕档案。截至2020年5月25日,湖区三县完成渔船建档立卡10314艘,封存渔船10841艘,注销船舶证书4953本,拆解渔船7106艘。

  同时,为保障渔民的合法利益,统筹协调推进退捕禁捕工作,由社保、财政、民政、医保、教育等部门妥善安排解决退捕渔民的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将退捕渔民统一纳入大病保险和大病救助范围。通过制定过渡期生活补助、缴纳社保等相关补偿措施,并采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渔民就业和转产安置,持续巩固禁捕退捕工作成效。

  “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落实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是一项重要生态工程、民生工程。”上饶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党委、政府主导下,各部门形成合力,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各项政策,确保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湖区治理和稳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法治规范秩序 增强湖区治理定力

  上饶市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为突破口,以重点带动全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打击整治活动,有力促进了湖区治安面貌的明显好转。

  今年以来,鄱阳县积极组织公安、农业农村、环保、市监等部门,参与打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2020护渔”、打击非法捕捞水生生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成功打掉了盘踞在湖区的两个涉恶团伙。

  “我们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充分依靠和发动湖区群众,专项整治涉湖突出问题,对违法闹事的重点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从严打击,从重处理,不让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治安环境。”上饶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严厉打击的同时,上饶市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湖区治理顽疾,持续加大对湖区治理的宣传力度,在湖区开展了系列法制宣传和座谈会,切实提高了湖区百姓的防范水平和法治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万年县结合法治万年建设,在农贸市场、餐馆等场地张贴标语通告,加强野生动物保护、非法捕捞等法律知识的宣讲。目前,湖区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了决策办事依法、维护权益靠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鄱阳县则组织人员深入涉水区域开展以案说法、展板宣传、现场教育等活动,召集渔民代表做好湖区稳定工作。

  以德治浸润人心 发掘湖区治理内力

  据了解,在推进湖区矛盾调解工作中,上饶市坚持把“和为贵”的道德观念、“息诉止争”的传统处世方式与调解工作紧密结合,营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建立了以湖区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家族长为成员的治理机制,以德治提高湖区居民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以德治促生湖区治理动力,化解湖区矛盾纠纷,让湖区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自第十五届鄱阳湖区联谊联防年会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

  同时,上饶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湖区群众崇德向善,使德治成为社会治理实现善治的助推剂。2019年来,持续推进“渔民说事”制度,在沿湖各村中,挑选一名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渔民代表,与乡镇干部、民警一同到支部“坐班”,调解渔民纠纷,倾听渔民心声,帮忙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做好小纠纷、小隐患、小问题、小案件的解决。

  以自治定分止争 激发湖区治理活力

  为了解决湖区面积大、人口多、管理不方便等诸多现实问题,鄱阳县在上饶市首创了综治特派员制度。目前,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了近千人。

  “这个乡土式综治特派员就是从沿湖各乡镇出来的干部,通过发挥血缘、地缘、人缘‘三缘’优势,利用乡情、友情、亲情‘三情’资源,协助当地出生的乡村干部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

  上饶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进一步激发群众自治活力,上饶市夯实基层组织、巡防队伍、治理机制等模式,坚持让湖边群众成为湖区治理的最大受益者、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

  近年来,上饶在沿湖地区大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鼓励基层组织探索建立湖区维稳新机制,织牢湖区边界防控网。

  据了解,万年县健全机制,网格员定期走访辖区群众,全面采集基础信息,湖区4个乡镇、72个村(社区)运用“上饶公众”APP处理群众直接反馈诉求729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余干县通过专业巡防与义务巡防相结合,广泛收集湖区人员信息,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去年该县聘用了35名专职湿地和候鸟看护员,为湖区百姓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消除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以智治驱动创新 催生湖区治理动力

  自湖区禁捕退捕以来,上饶市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有效提升湖区智治能力,为鄱阳湖区平安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2019年来,上饶市沿湖三县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向湖区延伸。鄱阳县投入700余万元,在湖区重要位置安装高清透雾摄像机、人脸识别系统、高空瞭望设备;余干县启动“智慧天网物联感知体系”建设,在湖区出入口、码头、治安复杂地区安装公共视频;万年县在湖区街道、重点场所安装公共视频150余个。

  在推动“雪亮工程”的同时,上饶不断完善执法设施,加强船艇装备建设。如鄱阳县在中型执法船艇上安装了高清摄像机。该县还为每位民警配备警务通手机,结合湖区水上治安管理平台,为民警实地走访、全面采集水上重点数据提供后台支撑,提升精准打击湖区违法犯罪能力。

  为进一步拓展水上执法的宽度和广度,提升执法能力,余干县在执法船上配备了先进电子设备,建设移动水上指挥系统,并通过“黑匣子”系统健全船舶信息登记,不断更新完善湖区人员的基础信息,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及精度。

  “下一步,针对鄱阳湖区禁捕退捕后的新问题,将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确保湖区的长治久安。”上饶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新法制报